English

谁来做孩子们的引导者

2001-04-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实习记者 张志雄 我有话说

《北京晨报》2001年2月26日第4版以“青少年历史知识贫乏”为题报道了这么一条消息:一家公司日前对北京、上海、武汉等部分重点城市青少年历史知识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对中国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非常低,全体被访者中仅有1.5%的青少年能及格。这个结论会带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想象呢?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历史读物太少?还是当代青少年对历史教育和历史书籍的厌烦?

这份调查报告中提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目前,青少年了解历史知识表现出“两高一低”,即高兴趣度、高重视度和低认识度。目前,在传统的教育渠道之外,青少年了解历史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正趋多样化,特别是影视正成为更为重要的传播历史的渠道,它们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曲折的情节留给青少年的印象是深刻的,比如很多青少年习惯上认为曹操是奸臣,刘备一心匡复汉室,雍正皇帝是改革派的代表而其政敌是顽固派,而且也多半不会对纪晓岚拿着长杆旱烟身着便服在太和殿觐见乾隆并把民女带进宫表示惊讶。记者走在北京图书大厦二层青少年读物专区,看到一位初中生捧起一本连环画本的《三国演义》,他的同伴马上说:“这书我知道,看过电视剧,刘备是卖草鞋的,张飞是卖猪肉的!”影视剧是文艺作品,不能强求编导手拿二十四史给演员说戏,况且指望我们的青少年通过文艺作品了解历史的真像本身就是荒唐的。告诉青少年历史演义不等于历史,艺术与学术是两件事的责任除了历史教师,便自然落在历史读物尤其是历史普及读物,抑或说是落在这类图书的作者和出版社身上。提高历史知识,读书仍然是不二法门。

那么,当下历史通俗读物的出版状况如何呢?

记者寻访了京城几家大型书店的历史读物区,书架上品种繁多,可谓琳琅满目,除却历代史籍和历史研究著作,通俗读物基本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和层次读者的需要。比如有适合幼儿和小学生的《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全20册,上起秦朝下至明代,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也有针对青少年和成人的《中国历史趣谈》(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中国历史之谜》(文汇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不难看出,这类书试图以“趣味”来引导人购买和阅读,这对小读者是适宜的。而像《漩涡沉浮———亲历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林金泉著,中国文史出版社)、《百年历史写真书系》(中国文史出版社)则是突出贴近历史,有纪实的倾向。还有的把部头加大,把册数增多,如《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任继愈主编,商务印书馆,1996年出版),近100册,每册一个话题,做到了既博且深。新近面市的一套《中国通史(少年彩图版)》(白寿彝总顾问,戴逸、龚书铎主编,中国历史学会编,海燕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共10册,还赠送光盘一张,叙述中国从原始社会到清灭亡的历史。图文并茂成为这套书最大的特点,比如每一个历史时期都至少有一张大型精美图片,或山水人物或出土文物,用以代表这个时代的基本风貌,还插入与该时代有联系的小知识、小趣闻,鲜活生动。

记者拿起《历代名帝政治智慧丛书》(杨雄主编,华夏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包括《崛起咸阳》、《走出玄武门》、《奠基陈桥驿》、《纵马驰中原》、《定鼎秦淮河》、《威名扬四方》、《盛事铸辉煌》,分别记述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忽必烈、朱元璋、康熙、乾隆)之一《奠基陈桥驿》,翻开它的第一章,其中这样写到:“阴历二月的洛阳,春意显露……在离皇宫不远的夹马营的一个普通军官家里,亲朋好友齐聚一堂,正庆贺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这一天为公元927年3月21日,按当时的朝代纪年,应是后唐天成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孩子诞生下来之后,室内赤光环绕,身上有异香金色,三日不变,因此名之‘香孩儿’。当然这只是旧史家牵强附会的一种说法,没有多少依据。”北大一位宋史研究生告诉记者,这些描述直接来自《宋史·太祖本纪》对宋太祖赵匡胤出生的记述。就这段描述而言,作者只对无关宏旨的细节进行了文学化处理,特别以科学的态度告诉读者古代以帝王年号纪年和公元纪年的不同以及史籍中部分神异描写的不可信。无独有偶,记者在《细说三国》(台湾·黎东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的序言中看到对作者的如下介绍:“抗日战争期间,他在后方各大城市多作历史演讲,……当时,学生、教授、商人、市民、军人,各阶层的人都喜欢听他讲史。他所讲的是历史,不是演义。……读史书,往往最弄不清官制与地名。而二者一经混淆,便成混乱。《细说三国》对于官制和地理沿革,大费功力,作了认真考订,乃得其实。”很明显,这类读物传达给读者的内容,比“戏说”的影视剧不知要真实多少倍,理应受到历史知识相对欠缺的青少年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由此看来,历史通俗读物论种类不可不谓丰富矣,论内容亦不可不谓真实矣,然曲不高,和却寡。据了解,《历代名帝政治智慧丛书》由于大半年少人问津,前几天被请下国林风的书架。《细说三国》差强人意,2001年1月到3月底在国林风也只卖出80多本。记者注意到,时下各种学习辅导丛书以及课外阅读推荐很多,但是至今没有看到有历史通俗读物措身其间。记者发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到书店往往直奔教辅专区,向服务人员咨询,而对距此仅十几米之遥的历史读物区视而不见。其实,为孩子选一本好的历史通俗读物,不会比买一本参考书更费事。更何况,引导孩子读一本好的历史通俗读物,留给他的知识也许是终身受用的。

谁能因势利导,把这些好的历史读物推介给青少年呢?真希望这些书早一点从书店的书架上,走进青少年的生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